注册时间2015-4-22
在线时间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文转载自瀛子《老中医总结的一张表,哪里有病一看就知道》 
 
 
 
 
 
 
 | 老中医总结的一张表,哪里有病一看就知道  头晕、头昏  |  早晨醒来后头晕、头昏,可能出现了颈椎骨质增生或血黏度高等疾病.  |   心慌饥饿感  |  凌晨4-5点钟醒来有强烈的心慌饥饿感,且疲乏无力,直到吃早餐后不舒适的  感觉才逐渐消失,提示可能有糖尿病倾向.  |   清晨浮肿  |  如果在起床活动20分钟之后还不彻底消失,则提示可能有肾病或心脏病.  |   棕色尿液  |  提示肝脏可能出现问题.  |   口臭  |  可能是胃或肝出现了问题,或是牙周病引起.  |   口中有氨味  |  要格外注意肾脏的健康.  |   眼睑苍白  |  提示可能患了缺铁性贫血.  |   眼角出现模糊的灰环  |  说明心脏可能有问题,中年男性应马上与医生联系.  |   脸色潮红  |  可能与心脏病或高血压有关.  |   恶心想吐  |  除去怀孕的原因,若每天早上都如此,可能是慢性胃炎.  |   舌面白而呈毛茸状态  |  提示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失调或身体出现了某种癌变白.  |   眼睛痛  |  除去用眼疲劳的原因外,看书看报时眼睛剧痛就要小心青光眼了.  |   手发抖  |  可能是甲亢,也可能是帕金森氏病.  |   吃油腻食物后上腹疼痛,并  放射到右肩背部  |  很可能是患有肝胆疾病.  |   食欲亢进,体重却减轻  |  可能患了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   没有食欲,见到油腻就恶心,  易疲劳  |  可能是患了肝炎.  |   饭后总是出现反酸、腹胀或  腹痛等症  |  提示积食了,要多吃新鲜蔬菜,三餐要注意清淡、好消化.  |   爬楼梯时心慌、胸闷  |  提示心脏功能较弱.  |   指尖比指节更粗大  |  可能患有较严重的肺部疾病.  |   指甲生长缓慢,没有光泽且变  黄变厚  |  提示淋巴系统出了毛病.  |   手背静脉突出  |  随着年龄增加,会有此现象,但也有心脏病的可能.  |   手掌泛红  |  肝脏出现问题时,因荷尔蒙失调,手掌会发红.  |   手掌潮湿  |  过度兴奋或紧张时手掌会出汗,若常如此则可能是甲状腺异常.  |   背痛  |  除了肌肉痛,也可能是脊椎或内脏有了毛病.  |   伸懒腰时腰痛  |  多为坐姿不良.  |   单纯头晕  |  若不是因为工作单调,请检查一下甲状腺.  |   洗澡时头发容易脱落  |  提示头发养分不足或是荷尔蒙分泌异常.  |   黑痣变大或新长出痣  |  当心皮肤癌的侵袭.  |   皮肤上出现非摩擦所致的红  斑  |  有可能是肝病的前兆.  |   打鼾  |  情况十分严重则提示可能鼻子或呼吸道出了问题.  |   磨牙  |  如果每天晚上都磨牙,牙齿一定出了问题.  |   必须高枕头才能入睡  |  提示心脏功能弱.  |   经常因脚抽筋而惊醒  |  提示可能是缺钙或动脉硬化.  
  
 
 |  
  
 
 |  
  
 
 
 
 
1、 头冷痛,天热也得戴帽子,患者头部特别怕冷,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病因为虚症,灸百会穴上星穴。 
2、 头冷痛,前额痛,受寒时疼痛加重,头部畏风怕冷,常要戴帽子,天冷鼻塞呼吸不利,可分辩气味,天热时症状消失,病因为气虚血瘀,灸百会穴,上星穴,拨揉风府风池穴。 
3、 头目昏沉,精神不振,全身无力,病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休息不到位,点揉后溪穴3分钟,后溪为督脉之会穴,上通头部可使人精神振作。 
4、 偏头痛,为少阳胆经循环不良,取小腿外侧,阳陵泉穴至光明穴,刮痧法或拨法,(泻法) 
5、 酒后头痛,点搡率谷穴,卢息穴,百会穴,拨揉后头斜方肌起止点心,浅拿肩井穴。 
6、 视物不清,好象被云雾庶住,病因为肝虚引起的症状,点揉太冲穴300次。 
7、 声音嘶哑,病因为感冒咳嗽起因咽痛,强刺激大椎穴,定喘穴,天突穴用捏揉法。手三里用擦法。 
8、 落枕,手部落枕穴,人中穴风府穴强刺激。 
9、 背痛,直取大椎穴旁开5分处,后溪穴,外关穴强刺激。病因为寒凝后背。 
10、急性腰扭伤,直取承山穴双侧上臂扭伤穴,太冲穴强刺激.活动腰部。 
11、腰痛环腰一周,带脉痛,直取胆经足临泣穴,外关穴强刺激,活动腰部。 
12、腰胀,眼胀,口苦,不想饮食,睡眠不好,病为带脉病,合并肝胆症状,直取足临泣穴强刺激。 
13、肾虚性腰痛,腰俞穴配太溪穴,一手上一手下,共同点揉。 
14、岔气,直取肝经的太冲穴,患者张口,强刺激呼出声来。 
15、臀部疼痛,直取脾经的五俞穴,病因为脾经所主之症。 
16、小腿胀痛,直取合谷穴,病因为六腑之症,寒瘀大肠。 
17、双腿无力,腿足发麻,无力,不能正常行走,取三阴交穴后1寸(奇穴) 
18、大腿股四头肌麻木,炙太渊穴,病因为肺所主之症。配放血法。 
19、小腿转筋,取膀胱经委中穴,承山穴,刮痧法,病因为寒瘀腓肠肌疗 
20、足根痛,走路足根不能着地,病因为生殖系统寒症,内外踝关节下面揉法拍法 
21、感冒初期,流鼻涕,全头刮痧,点揉合谷穴,风府风池穴。 
22、腹泻,病因为受寒引起腹泻,大便如水,一天几次,体温正常,隔盐炙,神阙穴,神效。 
23、腹泻,食物中毒,足部反射疗法。肾、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脾胃,肝胆反射区,加补糖水盐水。 
24、夜尿多,肾虚,刮捏手小指,炙或点揉夜尿点。(小指末节中间) 
25、痛经,点揉昆仑穴,太溪穴,拨揉踝后大筋,病因寒瘀肝脾、任冲脉。 
26、手指麻木,病为风寒瘀阻手指经络,炙少商穴外关穴。 
27、手腕以下至手指稍麻木,病因为风寒如表络,炙太渊穴,全肘以下至指稍刮痧。 
28、肩周炎,手臂不能上抬,取条口穴,承山穴,强刺激,病因为寒入阳跷脉。 
29、肩周炎,人老体衰,筋脉失养,致使肩关节运动障碍,刮痧活血肩周,点揉强刺激天宗穴3分钟。 
30、打隔,因暴饮暴食造成隔肌惊挛,取足反射区脑垂体,胃食道,胸膈反射区。 
31、打隔,病因为交感神经兴奋,造成食道收缩性反应,点揉足大趾腹中间脑垂体反应区,强刺激。 
32、肝瘀气滞,症状胸肋胀,取脾经络穴大包穴,胃经的不容穴期门穴,章门穴拿揉手法,消食化气。 
33、胃痛,直取胃经的冲阳穴,历兑穴,强刺激,足部胃反射区,腹腔神经丛用补法。 
34、肠鸣腹胀,炙内踝下照海穴,配足部反射区腹腔神经丛,脾、肾、肝、胆、结肠反射区。 
35、胸痛,呼气吸气都痛,病因为生气所发,气会膻中,患者腹卧强口拨揉法强刺激承山穴至昆仑至太溪穴,患者痛时喊出声音来。 
36、少儿突发性腹胀、腹痛,病因为脾胃不合,拇指指甲旁1分处放血一滴。(少商穴相对,指甲外侧) 
37、小儿发热,足部反射区疗法,肾上腺,腹腔神经丛,结肠区揉法,全足搓捏,以双足双手出汗为度。多喝温开水. 
38、大便困难,病因为长期用泻药,致使直肠神经丛麻痹,啄法使腰骶部发热,点揉承山穴,支沟穴,足部直肠,结肠反射区及腹腔神经丛脑垂体反射区。 
39、便秘,点揉腕后心经神门穴至有便意,然后再排便,可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病因为心肾不交,致使肾的司主二阴功能减弱。 
40、便秘,病因为老年阴液亏损,体液从表皮肤散失过多,肺所主功能失调,大肠与肺表里不合,刮痧疗法,重点刮手食指双侧,配肺经大肠经五输穴。 
41、旅途便意,点压手掌中心,胃肠肾反射区。 
42、晕车,强刺激点揉风池穴特效。 
43、鼻出血,双手中指相钩,加压5秒钟,儿童多见。 
44、眼干,症状眼干无泪,强刺激攒竹穴,睛明穴,迎香穴风府穴,流泪为止。 
45、气闭耳聋,病因感冒引起,取扑参穴,强刺激,特效。 
46、隆闭,症状为小便点滴不畅或不通,取足反射区下腹部,腹腔神经丛,肾及肾上腺,加强前列腺,生殖腺反射区。 
47、老年前列腺病,脐下中极穴,会阴穴,常按摩有特效。 
48、突发性疝气,强刺激足反射区腹股沟3分钟,太冲穴1分钟。 
49、心脑循环不好,子午流注调理方法,中午11点至1点时点揉通里穴,神门穴,晚7点至9点揉曲泽穴,郗门穴,内关穴,大陵穴,拿揉腋窝淋巴。  
50、防中风,全头刮痧保健,重点刮百会、太阳、风府、风池穴,加刮手腕至指稍,足踝至趾稍,每天保健15分钟。 
51、头 痛 
    症状:头部某点疼痛,类似脉搏跳动。做事没精神,思维迟钝。 
    方法:偏头痛,多半有气郁积在心。在同侧找到痛点,用拇指轻揉,疼痛处多有结节,可揉开。也可揉搓外关穴治疗。 
52、胃 酸 
    症状:吃饭不规律,导致胃不舒服,很饿却不想吃,胃酸较多。 
    方法:取坐姿,全掌用力摩擦大腿正上面,由大腿根到膝盖部位的肌肉。反复摩擦3分钟。以打嗝为佳,这部位许多穴位可调节胃的功能。 
53、乳腺增生 
    症状:大多年轻白领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方法:可敲打经络,尤其是“胆经”。用指节由大腿外侧腰下方,一直敲打到小腿外脚踝上方。每天不定时敲打3分钟。 
54、便 秘 
    症状:大便干燥,排便不畅,会造成小腹赘肉、肤色不均。 
    方法:用“推腹法”可治。临睡前用两手指肚从心窝推到肚脐,再从两侧从上往下推。,每晚五分钟。严重者可于起床前再推一次。 
55、时差混乱 
    症状:白天犯困,效率极低,越晚越精神。晚上无法入睡,熬到凌晨;早上起不来。 
    方法:“金鸡独立”能静心,身心俱调。抬一足直立,站稳后闭眼睛。每天坚持练习几分钟,一周后,“时差”就倒过来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