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8-9-4
在线时间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20-2-21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快乐大歌 于 2020-2-22 19:23 编辑  
 
真真晚上好!  
 
 
    一名个体医生为病人拔牙,把一颗没有病患的好牙拔掉了。病人大发脾气,牙医赶紧安慰他 
说:“别嚷!我一向是拔一颗牙收费20元,今天对你算特别优待,免费罢!”  
 
(1)西班牙不错 
  一个时髦女郎来到牙科门诊要求镶牙。 
  医生问:“镶中切牙还是大门牙?” 
  女郎高傲地说:“我听人家说西班牙不错,我镶一颗西班牙。” 
 (2) 考试 
  问:老公得糖尿病,老婆会得什么病? 
  答: 蛀牙。 
  (3)牙齿 
  有位父亲带着小女儿到医院拔牙…… 
  回家途中问她牙齿还疼不疼? 
  女儿答:我不知道啊……牙齿留在牙医师那…… 
  (4)生意兴隆 
  拳击比赛中一位选手的牙齿被打掉了,看的人都提心吊胆, 
  唯有一位观众眉开眼笑。 
  旁边的观众好奇地问:“先生,你是拳击教练吗?” 
  “不,我是牙科医生。” 
  (5)心安理得 
  在法庭上。 
  “被告,”法官问,“你是让这位医生镶的牙齿吗?” 
  “是的。” 
  “你为什么付给医生的钱是假钞?” 
  “因为他给我镶的牙是假牙。” 
  (6)标准答案 
  老师问:“什么牙最晚长?” 
  学生答:“假牙!” 
  (7)拔牙 
  一天,一个病人到一个糊涂酒鬼牙医的地摊上去拔门牙。 
  糊涂酒鬼牙医看到有病人来了,高兴得不得了,两天没有生意了。 
  病人说我要拔门牙。 
  糊涂酒鬼牙医犯迷糊了,原来他拔不来牙齿。 
  “可到手的鸭子不能飞了呀,一定得把他搞定!”糊涂酒鬼牙医心里这么想着。 
  但转念一想“拔牙不是要麻醉吗?麻醉麻醉,不就是有麻、有醉吗?给他含几颗花椒,不就麻了吗?再给他喝几口酒,不就醉了吗?这两样我都不缺。”想到这里,糊涂牙医高兴地喝了几口酒。 
  给病人又含花椒又喝酒,果然,病人又“麻”又“醉”了!他又得意地喝了半瓶老酒,喝得不知东南西北! 
  开始给病人拔牙了,刚一拧那病人直叫疼,糊涂牙医想,不会吧?明明是又麻又醉的!怎么会疼呢?!一定是没拧对牙,“重来!”他糊里糊涂地想着。他又一夹、一拧,那病人没叫疼,糊涂牙医心想,这下可对了。于是再用力一拧,牙齿下来了!自己却倒在了地上,原来把自己的牙齿给拔掉了。 
 (8) 没文化 
  医生对就医的老妇人说:“你的身体弱,那要多吃铁质的东西。” 
  老妇人很生气:“我就几颗牙齿了,稍微硬一些的东西也吃不来,怎么能吃铁质的东西,亏你是医生,没文化!”  
 (9) 牙医和病人的对话 
  病人:“大夫,我拔牙。” 
  大夫:“牙怎么了?” 
  病人:“我牙疼。” 
  大夫:“你牙疼就拔牙啊,那你要头疼呢?” 
  病人:“……” 
 看到记者拍照,医牙男子慌忙卷摊。 记者王超摄本报讯(记者王超实习生蔡作存)铺块红布,摆上垢迹斑斑用作泡牙的器皿和几盒药粉,掏出揣在兜里的简单器械就开始拔牙、镶牙……这些自诩“祖传”治牙的“江湖牙医”,近日又在我市一些城中村游荡。 
 
  昨日上午,记者在东郊纺织城东园综合市场看到,一打着“牙病神医”、“快速镶牙”招牌的中年男子,拿起一颗生蛆的坏牙,用镊子夹掉蛆虫后进行打磨,称坏牙如此处理后可烤成瓷牙。记者上前询问时,这名男子自称他是“祖传”牙医,拔牙、镶牙无所不通,并喋喋不休地向一名花白头发的老者吹嘘自己的医牙“神术”后,当下从裤兜里掏出一探针,为那名老年人“检查”,并要以每颗50元的价格为老年人镶瓷牙。据知情者透露,那名男子隔三岔五在东园市场摆摊医牙,他们亲眼看到,“医牙神医”常用自来水当消毒液,浸泡探针、镊子、假牙等。 
 
  随后,记者又分别走访了草场坡村、祭台村、南郊北池头村,同样看到摆摊牙医泛滥的情形,且这些流动医牙摊因廉价博得了不少老年人的偏爱;“牙医”正是抓住了老年人怕麻烦、图便宜的心理,时常盘踞城中村乱医赚钱。 
 
  记者在一家口腔医院了解到,因“快速镶牙”而患上口腔疾病的患者每天都有。一名牙科大夫告诉记者,城中村的“江湖牙医”一般都没有执业牙医资格,且使用的器械和药粉未经正规消毒就给不同的人使用,极易引起交叉感染或造成乙肝等传染病的传播。“江湖牙医”所谓的镶牙新工艺也非常简单,固定假牙用的铁丝还会损坏健康牙齿;而且采用的镶牙材料低档,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再来一瓶】 
小刘身体不舒服,就去了医院挂了吊针,医院的实习护士小姐很麻利的给小刘插上针挂好盐水,半个多小时过去了, 
盐水瓶的水终于滴完了,护士过来马上又换上一瓶。小刘不解了,问护士说:“美女护士,我的处方单上不是只 
开了一瓶吗?护士小姐指着打完盐水的空瓶盖说,恭喜您,这瓶中奖了-再来一瓶~!   
 
 
1、病人:“大夫,昨天回家我才发现有银针还扎在身上没取下。” 
大夫:“你不用担心,我们不会按扎的时间长短来计价的。” 
2、医生听到病人抱怨:“您的论断与其他几位医生十分不同,是不是您搞错了?” 
医生和蔼地回答:“不要听他们的,尸体解剖之后就能证明他们错了。” 
3、有个病人在一个医生的长时间治疗下,不见效果。便去找医生理论。 
医生说:““这就不能怪我了,我按照书本来治病,可你却不按照书本生病!” 
4、医生对患者说“从今以后你要多吃水果,尤其是果皮,含有各种丰富的维他命。” 
患者说:“可是医生,我咬不动!” 
医生:“噢,你最爱吃什么水果?”       
患者苦着脸说“榴莲。” 
 
 
 
 
 
阅读提示: 
 
  【男子因手术费不够 手指缝好后被医生拆线(图)】 
 
  刚满20岁的小曾是仙桃人,几个月前开始在首义园一家饭馆打工。前晚洗盘子时,小曾右手的大拇指和无名指不慎被摔破的盘子割伤。由于伤口较深,他血流不止,厨房一起工作的工友立即将他送往离饭馆一街之隔的武汉市第三医院。 
 
  经检查,小曾被安排到普济楼11楼接受手术,一同打工的吴师傅在手术室外守候。吴师傅回忆,近50分钟后,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走出手术室,交给他一张单子,要他去交费。吴师傅一看,1830元,心里就有些打鼓。他对说,前晚老板不在店里,匆忙之际他身上仅带了1000元。吴师傅来到交费处,金额不够无法交费,他只好又回到手术室外,找到那名医护人员,希望能先垫付1000元,剩余的第二天补上,遭到对方拒绝。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打工者小曾因付不起1830元的医药费,受伤的右手被医生缝了针,又当场拆掉了线。对此,他的老板很是不解:“就算没钱付,还能把缝好的线拆了么?”日前,事发医院已对当事医生作出停职和行政记大过处理。 
 
  医者仁心,救死扶伤乃是医生的天职。可从上述事件来看,既不见医生有丝毫“仁心”,也不见医院提供协商解决的办法,强硬的“缝后拆”发生在一家有上百年历史的公立三甲医院,让人错愕愤怒!拆开患者的伤口,不仅拆掉了当事医生的医德,也拆掉了和谐医患关系的桥梁,拆掉了人们对于医院的正常价值判断。 
 
  近年来,一些医院见死不救、见伤不治的情形时有出现,而医院拒绝施救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因为患者无力承担医药费用。担心提供医疗服务之后不能“回本”,这种利字当头、不管不顾的态度,显露出部分医务人员对待患者的冷漠。缝针、拆线,两次手术的实施表明,有些医务人员并不在意医疗资源的浪费,而更在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是否兑现。由此来看,医院光顾着赚钱,凡事以金钱收益为衡量标准,医生的医德滑坡也就在所难免了。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确需要经营创收来维持运转,医务人员也有保证收入的客观需求。交纳医疗费用,是患者应当遵守的规则,但不应成为拒绝救死扶伤的借口。作为事业单位,公立医院本身就具有社会公益性,应当在患者需要救治的时候主动提供救治和帮助。早在2009年,卫生部就曾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对危重急诊患者,应“先及时救治,后补交费用”。然而事实证明,这样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得到贯彻。 
 
  医疗服务是拯救人的生命和健康,显然不可以用简单的商品逻辑来衡量。然而,“以药养医”的走样、“过度医疗”的泛滥、“收受红包”的流行等,使不少医院的基本职责发生了变异,从而造成近年来医患矛盾的频频上演。此类事件的一再发生警示有关部门,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依然任重道远。医院的趋利、医生的“现实”,这些急功近利的毒瘤,正使医疗机构偏离了政府要求和百姓期待。 
 
  眼下,全国性的医疗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之中,如何扭转医院的“金钱眼”和医生的“功利病”,是改革的重点所在。在宏观层面,有关部门要正视极端个案反映出来的问题,加大医院投入、加强机构管理、完善居民保障。 
 
  医生的血管里不能没有“道德的血液”,医院也不能失去“治病救人”的底线! 
 
  (周继坚)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