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91|回复: 10

[楹联] 转载:无空清风"2022年漫谈玻璃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9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春寒 于 2025-4-20 13:31 编辑

   现在出现“玻璃对”,能对的人不会多,为什么呢?首先了解古时“玻璃对”是怎么出现的?
   所谓玻璃对,是指对联所用的字贴在玻璃上,从正反两面看都一样的这类字所组成的对联。

   其特点:就字型而言,上、下或左、右字型结构基本对称一致,造成字本身的一种形态对称美。这样的字用篆书写在玻璃上,无论正看、反看字体均相同,如“大”、“文”、“因”、“天”之类。

   那么现代人有几个学篆书呢?写了篆书有几个人认得呢?
   例如:
  雨风暴来暴风雨
  林山高养高山林
   篆书对联《白雪.高山》,大小篆融合,网友说你这种方法不对

方篆源于官印,属于小篆一支。据说秦始皇最早的玉玺“受命于天,即寿永昌”已有方篆的迹象。
秦时官方小篆还不属于完整的方块字,虽说已经注意对称性,但在方方正正这点上并无定性,当印成为官方印鉴和权威时,弯弯曲曲的小篆笔划已不能完全适于方主正正的官印上,从美和均匀的角度考虑,弯曲的小篆被迫在那小小的四方印上发生变化,弯线变直线,转线变折线(有人认为这种变化也是受到当时民间流行的早期隶书的影响,不过话又说回来,到底谁影响了谁还不知道)。
方篆的出现,直接影响到汉字的方块化。
三国时的《天发神谶碑》已明显带有方篆的迹象,说明在那时候方篆已进入正规的文书交流中。
后来的官印在在方篆的基础上更加繁琐化,成为专用官印字体九叠文。

 方篆、印篆、角篆,没有本质的区别。其实他们都是小篆,只不过文字不一样,用处大多一样,刻章。不会被书写。因为小篆用现代化来讲,就是美术字。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zhou)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1] 各国的汉字出现了简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况。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以秦国的“小篆”作标准,统一全国文字。篆体,又称为“篆书”,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角色。

厚德载物http://blog.sina.com.cn/u/1934171365
置身三界外,冷眼看世界.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5 收起 理由
春归来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4-19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解玻璃对,增加对联知识。
发表于 2025-4-20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春寒网友的介绍!
发表于 2025-4-20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玻璃对。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归来 发表于 2025-4-19 22:36
欣赏了解玻璃对,增加对联知识。

此贴能得春归来老师坐沙发加分欣赏学习,我真欣慰!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稼圃 发表于 2025-4-20 15:10
谢谢春寒网友的介绍!

其实我也是跟无空清风大哥2022年学的!
 楼主| 发表于 2025-4-20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山 发表于 2025-4-20 16:18
欣赏学习玻璃对。

老兄家有玻璃隔间可用此!
发表于 2025-4-21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春寒老师的介绍!早上好!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听柳 发表于 2025-4-21 07:44
感谢春寒老师的介绍!早上好!

我翻无空清风大哥手记而得!
 楼主| 发表于 2025-4-21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寒 发表于 2025-4-21 12:42
我翻无空清风大哥手记而得!

无空清风大哥说得对:不篆,现代汉书有几个对称的?
就不对称!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4-30 15: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