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哈尔滨长江路社区艺术团是2019年建立的,一晃6年过去了。团里的乐友们有来有往,经常的换人,但无论人多人少,快乐是我们的宗旨。每年的10-11月份,总有部分老人雁南飞,到三亚、云南、广西等地避冬,于是这一冬天乐团就会减员,可留下的人,不会因人少就寂寞。 我们这个团,多数人都是七十往上的,偶尔就会有人头痛脑热的,于是就有缺席。也有长期不来的,一打听,有的驾鹤西游了,有的因我们团地处边远,坐车倒车什么的,就换团了。这些我们都能理解,我们的理念是只要快乐就好! 我们艺术团,主要的乐器有扬琴、二胡、板胡、高胡、中胡,琵琶,三弦、中阮、笛子、柳琴、唢呐,笙,朩鱼、电吹管什么的,有时也不固定。好在团里的许多人都是多面手。缺了什么乐器,就会有人补上来。 自打我们团玩三弦的老师驾鹤了以后,团里就缺少了弹拨的效果,于是乎,我就把我的AK-5000换了5代升级卡,让它增加了三弦音色,这样就弥补了缺少声部难题,虽然这音色没有真的三弦效果好,但好赖比没有还强吧! 我们乐团的团长是个女的,她六十多岁,丈夫是二胡教师,前几年过世了,女儿在深圳工作。这两年女儿生了宝宝,当母亲的心痛女儿,就去当免费的保姆去了,我想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我们团长受丈夫影响,二胡拉的不错。虽然这段时间她不在,但因团里二胡乐手多些,演奏效果也没受太大影响。 我们团的扬琴乐友,年岁接近七十,可以说是年轻有为,我们在一起玩了四年的时间,但为了照顾女儿,他和老伴随女儿举家搬到了沈阳市,我们虽然有些不舍,但也没有办法。要是实在想他,就只好在群里发个贴子问候一下了! 扬琴走了,好在我们还有扬琴的师傅在,这个老头,我们都叫他刘大哥,他是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乐队里笛子很重要,没有笛子高音就像少了魂。这两年笛子手换了几个,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团里吹笙的李老师,没办法只好改弦更张吹起了笛子。本来我也是可以吹笛子的,但我今年八十多了,气上不来,也只好让贤了。好在李老师也是一位多面手,他吹的笛子也很有特色,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可这样笙就没人吹了,真是种莫大的缺失! 这两年我陆续把我们排练的视频,发到了抖音上,也转贴到了我们《可爱老人网》上。经过我的制作,换个背景,练了我的手,也让我的生活丰富了许多。 我们团前几年有不少的歌手来唱歌,其中也有我在视频中说串了帮的那位老弟,不知道他很长时间没来,是否是因为我的串帮生气了了呢?我们这以前有几位女歌手,也是腕一级的,她们也不来了。真的好想她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