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49|回复: 16

[闲唠家常] 乾隆爱吃的饸饹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19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煌长 于 2025-6-19 09:50 编辑

乾隆爱吃的饸饹面
       饸饹面(市面上又称合罗面或河捞面),中国北方部分地区的传统特色面食之一,制作者先将饸饹床子架在锅的正上方。将和好的荞麦面、高粱面(现多用小麦面)放在饸饹床子(包含放面的漏孔)里,并坐在杠杆上直接把面挤轧成长条(面条状)煮入锅中。这种传统独特的饮食制作方式,不知从何时一直延续,成为中国西、北方地区独特的风味名吃。尤以山西南部饸饹面起源早,在运城、临汾、晋城地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饸饹面馆,当地人开玩笑说“曲沃饸饹面”可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当地人们喜爱饸饹程度。
       河北蔚县、灵寿县、无极县、西关饸饹锅、河南郏县饸饹面、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荞面饸饹也是远近闻名,与山西曲沃饸饹面相近,但各有特色。饸饹面在山西大同、山西吕梁文水、河北邯郸、内蒙古中西部、甘肃庆阳、甘肃平凉、宁夏盐池也很常见。



饸饹面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5人气值 +23 收起 理由
彩色风筝 + 5 大赞!
从善如流 + 3 相当可爱!
晚霞美景 + 5 赞一个!
汉风 + 5 赞一个!
肖燕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5-6-19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黄煌长 于 2025-6-19 09:50 编辑

       饸饹(héle)这种美味柔和的面条,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500多年前就是北方的一种大众化食品。元代诗人许有壬曾写到他吃饸饹的感慨:
坡远花全白,霜轻实更黄。
杵头麸退墨,皑齿雪流香。
玉叶翻盘薄,银丝出漏长。
元宵贮膏火,燕墨笑南乡。

       诗中的“银丝出漏长”说的就是饸饹挤压成形时的状态。明代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荞麦南北皆有……磨而为面,作煎饼,配蒜食。或作汤饼,谓之河漏,以供常食,滑细如粉。”到了清代,有关饸饹的记载就更多了,如清代文献《黑龙江外记》、《尔雅谷名考》等,对“河漏”都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就连清代乾隆皇帝每次去围场狩猎,途经一百家子时,都要吃这里的白荞面饸饹,而且还特地传旨,调承德一百家子的厨师进宫,专到御膳房为皇帝和后宫皇妃们做饸饹。
       山西既是小麦的产地,也是荞麦、高粱的原产地,且其栽培和食用历史悠久。所以,对饸饹的制食,自古以来,经营面颇广。饸饹多以麦粉压制而成,也有用荞麦粉或其他杂粮面粉制作的。晋南是小麦的产地,一般都是用麦粉压制饸饹,特别是曲沃交里桥的猪肉饸饹面,驰名省内外。而雁北地区则用荞麦粉制作,尤在左云、右玉一带,人们最喜欢吃这种面食,如民歌中唱道:“荞麦饸饹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三晋民间人们还把吃饸饹赋予美好的象征,因为饸饹面食柔软绵长,以图长命百岁为吉利,故每逢红白喜事、老人寿诞或小孩满月,节日待客,都要吃饸饹面。特别是每年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吃荞面饸饹,以祈全家和睦,人运亨通。

发表于 2025-6-19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黄老师介绍乾隆爱吃的饸饹面。
发表于 2025-6-19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河北蔚县时,专门去品尝了荞麦饸饹面,的确很好吃。
发表于 2025-6-19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黄老师介绍乾隆爱吃的饸饹面。
发表于 2025-6-19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小童子和东北战友玩的就是饸饹面:现做现吃、饸饹机清洗麻烦;
呵呵、一致赞同好吃不过饺子!结果俺做的上海“锅贴”胜出!
发表于 2025-6-19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去品尝一下皇帝餐
发表于 2025-6-19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面肯定很好吃~
 楼主| 发表于 2025-6-19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肖燕 发表于 2025-6-19 10:38
谢谢黄老师介绍乾隆爱吃的饸饹面。

谢谢您关注!晚上好!
 楼主| 发表于 2025-6-19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风 发表于 2025-6-19 10:57
我去河北蔚县时,专门去品尝了荞麦饸饹面,的确很好吃。

谢谢您介绍点评!晚上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9-22 03: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