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从善如流

[疾病防治] 天不坑人、人要“坑”人!(后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6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善如流 发表于 2025-8-16 10:57
各安天命、爱岗敬业,不负如来不负卿

说的好啊!不负如来不负卿。怀才不遇的人多了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3 收起 理由
从善如流 + 3 砸喜得乐!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8-16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善如流 发表于 2025-8-16 09:14
忘龄人胸怀朝阳,玩年满满正能量

您是老年人楷模。
 楼主| 发表于 2025-8-17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真 发表于 2025-8-16 20:55
您是老年人楷模。

老年人中规中矩; 忘龄人童言无忌!
发表于 2025-8-17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县委书记的的指令成为空话,旅客如何信任政府?
发表于 2025-8-17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地方以前是麻风病人的隔离区,送到这里的人是不准随便进出的,与世隔绝之地!……
 楼主| 发表于 2025-8-17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边柳 发表于 2025-8-17 14:10
县委书记的的指令成为空话,旅客如何信任政府?

访问镇雄县人民政府官网和相关职能部门(文旅局)的公开信息,查看项目进展通报;
媒体报道追踪:搜索当地权威媒体(《昭通日报》《镇雄新闻网》)关于该项目的专题报道,最新动态未有后续报导。
政务咨询平台:通过“市长热线”“政务留言板”等渠道,向当地政府部门直接咨询项目延期原因及后续计划。呵呵,心知肚明决不向小童子道歉!
     由于缺乏直接相关的搜索结果,无法对“镇雄天坑未开园”的具体原因作出准确判断。通过上述官方途径难以获取相关信息,以全面了解项目背景、当前困境及解决方案。公共项目的推进需兼顾效率与民生需求,透明化的信息公开有助于公众理解"三公"和舆论监督; 皆为梦幻泡影
 楼主| 发表于 2025-8-17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田来了 发表于 2025-8-17 14:38
这地方以前是麻风病人的隔离区,送到这里的人是不准随便进出的,与世隔绝之地!……

老掉牙的旧闻; 时过境迁,商机当地绝不可失, 失信百姓谁来追责?
发表于 2025-8-17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善如流 发表于 2025-8-17 13:44
老年人中规中矩; 忘龄人童言无忌!

返老还童,永远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25-8-26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期有消息称其会在 7 月 1 日开放,县委书记也曾调研要求景区务必于 7 月 1 日面向社会开放。不过后续根据人民网云南频道 6 月 12 日的报道显示,景区预计 7 月中旬正式开门迎客。镇雄新闻网等当地媒体也以 “预计 7 月”“预计 7 月中旬建成” 等表述替代了此前 “7 月 1 日开放” 的说法。
      截至 8 月26日,查找信息仍表明景区处于 “预计开放” 的筹备阶段,暂无公开消息宣布其已完成开放运营准备或公布新的具体开放日期。事实胜于雄辩:镇雄天坑景区未能如期开放的现象,需要从行政决策逻辑和地方治理特点等多方面反思!
一、项目延期的客观制约, 总投资 5.06 亿元,例如,2024 年 3 月镇雄县政府公示显示,项目完成投资仅 28.55%,原计划 2024 年底完工的目标未达成,反映出工程进度长期滞后。

二、行政决策的逻辑考量:县委书记在 2025 年 3 月调研中强调 “务必于 7 月 1 日开放”,这一要求带有明显的政治动员色彩。地方主官通过设定明确时限,可凝聚部门合力、压实责任,但也可能导致基层在执行中忽视客观困难。这种 “军令状” 式推进在重大项目中常见,但一旦遇到不可抗力,调整空间较小!信息发布的风险规避策略从 “7 月 1 日” 到 “7 月中旬” 再到 “预计 7 月” 的表述变化,反映出频繁调整开放时间引发公众质疑。因此陷入 “狼来了” 的信任危机。在现行行政问责体系下,主官直接道歉可能引发连带追责,因此更倾向于通过内部整改而非公开担责。

三、地方治理的文化惯性、官员道歉的制度约束:中国《公务员法》未规定官员需因项目延期道歉,且现实中公开道歉多适用于重大安全事故或失职渎职事件。例如,2024 年镇雄某医院食堂因使用过期食品被罚款 1 万元,市场监管局仅通报处罚结果,未涉及官员致歉。景区延期属于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尚未达到法定道歉情形哈!
       舆情管理的成本权衡;若一把手公开道歉,可能被解读为承认决策失误,引发媒体追问和公众问责!地方政府当然通过 “冷处理” 降低关注度,例如暂缓发布确切时间,待准备就绪后直接宣布开放。这种策略虽可能引发短期不满,但可避免舆情发酵。正如2025 年 3 月父母官调研时强调 “把文旅资源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民生产业”,表明其更重视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在这种导向下,延期问题可能被视为发展中的 “技术性问题”,而非政治责任。

四、公众沟通的改进空间:信息透明度不足的隐患;截至 2025 年 8 月,镇雄县官网未发布景区延期公告,仅通过媒体报道释放碎片化信息!这种 “被动回应” 模式易引发猜疑,例如部分网民在抖音评论区质疑 “资金被挪用”“工程烂尾”。根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政府应建立决策跟踪反馈机制,及时公开进展。
       参与式治理的缺失;景区建设涉及当地居民利益(如土地征收、就业安置),但搜索结果中未提及召开听证会或征求意见?参考《云南省重大行政决策听证规定》,此类民生项目应充分吸纳公众意见,减少信息不对称;替代性补偿措施的缺位、地方政府可通过发放景区消费券、延长开放优惠期等方式安抚公众,但目前未见相关举措。例如,2024 年镇雄某饮品公司因产品不合格被处罚后,市场监管局仅通报结果,未提出补偿方案,反映出公共服务供给中 “重管理轻服务” 的倾向。

五、改进路径的现实选择:建立项目进度动态公示机制;如镇雄县政府在官网设立 “五德天坑景区建设专栏”,每周更新施工图片、资金使用情况及预计完工节点,接受社会监督。这既符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也可缓解公众焦虑;或引入第三方评估与调解
邀请地质专家、法律学者组成独立调查组,对延期原因进行技术鉴定和责任认定。参考 2024 年镇雄某煤矿瓦斯假检事件的处理模式,通过专业机构背书提升公信力。
      依据《云南省容错纠错办法》免于追责;同时,建立 “负面清单”,对主观失职行为严肃问责,实现激励与约束平衡。创新公众参与渠道:如运用 “镇雄发布” 微信公众号开展线上问卷调研,收集居民对景区开放时间、配套设施的需求。例如,可设置 “最期待的景区功能” 投票选项,将结果纳入优化方案,提升公众参与感!

      镇雄天坑景区延期了,显然是地方政府在资源约束下推进重大项目时的典型治理困境。县委书记未道歉,既受制于现行行政制度和文化惯性,也反映出基层治理中 “结果导向” 的实用主义逻辑。要破解这一困局,需在强化责任意识的同时,建立更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和更包容的公众参与平台,推动从 “管理型政府” 向 “服务型政府” 转型。对于公众而言,可通过 12345 热线、县长信箱等渠道表达诉求,共同推动问题解决哈。

 楼主| 发表于 2025-9-11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 年 3 月至 6 月,镇雄县政府工作报告、人民网、镇雄新闻网等权威渠道多次明确景区将于7 月 1 日正式开放,并强调游客服务中心、栈道、“浮云之眼” 观景台等核心设施已进入收尾阶段。例如,6 月 12 日镇雄新闻网报道称 “预计 7 月开园迎客”,且 6 月 28 日仍提到 “浮云之眼” 预计 7 月中旬建成!
但是9 月仍未开放!!
      工程延期与试运营调整:9 月 2 日镇雄县县长杨绪春调研时指出,景区需 “在运营上下功夫”,并强调 “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工程进度”。9 月 4 日的媒体报道显示,景区主体工程虽已完工,但 “浮云之眼” 仍处于调试阶段,暗示部分设施尚未完全达标。
      官方信息更新滞后:截至 9 月 11 日,镇雄县文旅局、“镇雄发布” 等官方平台仍未发布开园公告,可能因运营方案调整或招商合作细节尚未敲定!!!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9-22 02: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