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9-4-22
在线时间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从善如流 于 2025-8-20 10:16 编辑
奔八知青们,对乌拉盖草原 “情意深重”!
最近老伙计的微信群快被乌拉盖草原的旅游广告刷屏了,张大哥发的 “重返青春路” 视频里,羊群像撒了把盐似的漫在绿地上,配文 “当年咱们亲手种的草,该回去看看了”。底下立刻炸了锅,李大姐说要带着当年的红围巾重拍合影,王老弟甚至开始研究蒙古包能不能装下他的胰岛素冷藏盒。作为当年拖拉机班最能 “抬杠” 的老油条,让俺得泼盆醒脑的凉白开 —— 这趟草原之旅,咱真有没必要凑这个热闹?
呵呵、说说这 “舍近求远” 的糊涂账。当年咱们在草原上扛铁锹、割牧草,那是十八九岁的铁打的身子骨、如今超市停车场走三百米都得找个石墩子歇脚。旅行社宣传册上写着 “深度体验牧民生活”,翻译过来就是 “每天徒步五公里找信号”“蹲在旱厕看星星”。上礼拜社区组织去城郊湿地公园;赵姐不过是踩了个青苔,现在膝盖还敷着膏药!真到了乌拉盖,万一在草原上追着羊群拍照摔一跤、别说当年的蒙古袍穿不上,恐怕得裹着石膏扮演伤员;再说那机票酒店,够咱在小区门口的涮肉馆聚三次,点两盘手切羊肉,就着二锅头回忆往事,不比在蒙古包里啃冷硬的奶豆腐舒坦?
可歌可泣的是:“相见不如怀念” 这首曲、在咱这把年纪格外有道理;那年咱去老农场怀旧,当年能跑卡车的主干道缩成了窄巷子,农机车间改成了网红咖啡馆,穿汉服的小姑娘对着生锈的机床直播。最扎心的是当年的大食堂,现在卖起了二十块钱一杯的气泡水,俺站在门口愣是没认出来!草原恐怕也是一个样 —— 当年咱们住的土坯房变成了 “知青主题民宿”,墙上挂着印着 “广阔天地” 的复古海报、老板说不定是个连麦苗都分不清的 00 后。与其对着商业化的 “草原情怀” 叹气;不如在老照片里寻找真正的青春记忆。
再者说,咱们这代人的 “相聚”,从来不需要跋山涉水。楼上的周大哥每天早上在公园打太极,隔壁的孙大姐隔三差五送碗自己腌的咸菜,胡同口的老杨头总把他孙子的进口糖果分给咱们这些 “爷爷奶奶”。上个月咱们在社区活动室搞了场 “忆苦思甜” 茶话会,李大哥带了瓶珍藏三十年的二锅头,王大姐蒸了两笼当年在草原上学会做的莜面窝窝,张阿姨翻出压箱底的旧相册,指着泛黄照片里扎羊角辫的自己笑得直抹眼泪!那样的相聚,没有旅途劳顿,没有商业套路,只有实打实的温情和回忆;不比在陌生的草原上强撑着拍 “青春复刻版” 合影强?
当然,俺不是说乌拉盖草原不好、只是咱们这些老童子;该懂得 “远观” 比 “近瞧” 更明智:就像当年草原上的星星,留在记忆里是璀璨的银河,真要现在戴着老花镜去找,恐怕只能看到模糊的光斑?不如把那份对草原的念想,酿成酒、泡成茶,在阳光灿烂的午后,和老伙计们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慢慢品、细细聊......毕竟,最好的回忆,从来都不在远方,而在身边那些能陪你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怀念过去的人心里!
呵呵、老友们:把买机票的钱省下来,给孙子买个新书包;把订蒙古包的钱留起来,给老伴买件新衣裳;把去草原的力气留着,明天早上跟俺去公园打太极;乌拉盖草原就在那儿,跑不了,但咱们的日子,得过得健健康康、实实在在、舒舒服服才行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