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9-4-22
在线时间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突破所知障:给思维松绑,顺便捡回童心!
呵呵, “凡事先想不利面” 的 “所知障” 习以为常;却不知“正向思维” 并非心灵鸡汤,而是可通过经常练习掌握的太极拳。比如,小童子会给大脑 “安装滤镜”,不仅能提升正能量,更能解锁 “返老还童” 的隐藏技能 —— 毕竟,只有孩子才会觉得踩水坑比摔泥巴有趣。
一、所知障:老童子的 “思维裹脚布”;
何曾几时起,我们的大脑成了悲观主义者的专属演播厅。买杯奶茶担心长胖,约朋友聚会怕冷场,就连收到快递都先琢磨 “会不会是诈骗”。这种被心理学称为 “负面偏好” 的本能,在成年人世界里进化成了 “智障”—— 总以为自己吃过的盐比别人吃过的米多,见过的坑比别人走的路多,于是用过往经验给未来套上保鲜膜,结果把玩年捂得发了霉!
我邻居王大爷就是典型案例:小区新装了健身器材,他第一反应是 “这铁架子肯定不结实,早晚有人摔骨折”;楼下开了网红面包店,他摇头叹息 “肯定是用过期面粉,吃了要住院”; 直到有天他孙子拽着他玩单杠,老人家颤巍巍吊了三十秒后,突然感慨 “原来这玩意儿比公园长椅舒服”—— 可见所知障这东西,有时候就是缺个孩子来踹一脚。
二、破障转念:倒行逆施给大脑来场 “大扫除”:
(一)“最坏情况估计”的惯性思维; 当古稀童子陷入 “这事危险” 的恐慌时,不妨转化一下思路,比如担心 “倒走会摔倒”,可以逆向思维:退步也是向前进; 我反着走还不简单?找空旷的平地,拿两根拐棍,慢慢倒退,以自己掌握的平衡能力,能走几步?
玩上几步反而轻松了,小心其实就是一种负能量;很多"当心" 就像气球,你戳破它才发现,里面全是空气。
(二)给生活找亮点;习惯消极思维的童子,总像戴着墨镜看世界,再好的风景也觉得灰蒙蒙。这时候就得刻意练习 “找亮点”—— 每天睡前花五分钟,回忆三件当天发生的 “小确幸”。比如 “今天地铁刚好有座”;“外卖送得比预计快”;“邻居夸我身体好棒”。
老伴以前总抱怨 “日子没意思”,自从我教她这个方法,她现在每天通电话时都要播报 “今日好事”:“股票涨了”;“电视里那个小品真逗,我笑了半天”;“今天学会了做一只菜”。久而久之,她不仅不常叹气了,还开始学跳广场舞,朋友圈发的全是鲜花和笑脸。原来正能量这东西,就像储蓄,存得越多,利息越高。
(三)“童心视角切换法”:把复杂变简单; 小孩子为什么总那么快乐?因为他们看世界的角度很简单:下雨了可以踩水坑,停电了可以玩手电筒,就算摔疼了,一颗糖就能哄好。老童子之所以不快乐,往往是因为想太多 —— 买件衣服要考虑 “性价比、是否百搭、别人会不会觉得土”,而小童子只在乎 “这衣服上有没有奥特曼”。
前阵子陪战友玩"昆大丽",爬山顶时有段路特别陡,大家都在抱怨 “太累了、太危险了”,有个五岁的孩子欢呼雀跃:“这像探险游戏!” 一句话点醒了所有人,后来我们干脆比赛谁能发现路上最特别的石头,原本枯燥的爬山变成了寻宝游戏。其实很多时候,不是生活没意思,是老小孩把自己搞得太严肃了。偶尔像小童子一样,把 “好麻烦” 换成 “真好玩”,玩年自然就笑得起来了!
三、返老还童不是梦,思维一变天地宽; 有人说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思维习惯这东西,就像骑自行车,你以前总往左边歪,只要刻意调整方向,慢慢就能走直。突破所知障不是要我们盲目乐观,而是在看到风险的同时,也能发现机会;在担心失败的同时,也能期待成功! 当你不再把 “没什么可笑” 当成默认答案,当你开始为小事感到开心,当你偶尔能像孩子一样傻笑;你会发现,所谓 “返老还童”,不是年龄变小,而是心态变轻! 毕竟,能为一朵花驻足、为一阵风微笑的人,永远不会衰老。从今天起,不如试着给大脑松绑,说不定你会爱上这个 “有点甜” 的好玩年!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