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49

[原创游记] 彝族人的邛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9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汉风 于 2025-9-9 06:12 编辑

                   
       邛海像一块被天神遗落的蓝宝石,静卧在凉山褶皱里。我踩着湿润的芦苇荡走向水边,惊起一群白鹭,它们掠过水面的弧线。湖面泛着细碎的银光,那是晨风揉碎的朝阳。领队告诉我,这里就是彝族的发祥地。
       转过月色风情小镇的飞檐,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的黑色石墙蓦然浮现。这座建在山腰的堡垒式建筑,外墙用本地红砂岩砌就,与彝族传统土掌房的肌理一脉相承。走进院内一尊奇特的绳索建筑映入眼帘,雕塑以粗壮的形态呈现,直观地展现了奴隶社会时期彝族人民所遭受的沉重束缚。雕塑前石碑上刻着的四句话:“一根粗大的绳索,一段曲折的历史,一个觉醒的过程,一个崛起的时代”,反映了彝族人民从被压迫到觉醒、再到崛起的历史轨迹。踏入展厅,首先撞入眼帘的是柄青铜短剑,剑格雕着展翅的雄鹰,剑身斑驳的铜绿里,依稀可辨"邛都"二字——这或许是两千年前某个邛人武士的佩剑,如今静静躺在玻璃柜中,与邛海的波涛隔着时空相望。
       最震撼的是奴隶制展厅。三米高的木雕祖灵筒矗立中央,筒身密密麻麻刻满家族谱系,像一株倒生的千年古树。旁边的铁链与木枷泛着幽光,解说牌显示它们曾锁住过十二岁的女奴。玻璃反光中,我踮脚细看,挂在墙上的1930年甘洛县奴隶价目表看得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如今,那些被铁链禁锢的岁月,早已化作祖灵筒上的一道刻痕。
       归途中,我遥望无际的郎朗天空,忽然明白:博物馆里的每件器物,都是彝人用火塘余温焐热的记忆。当月光洒在湖面,那些沉入水底的铜剑、锁住女奴的铁链、毕摩经书里的星辰,都在邛海的粼粼波光中获得了新生。

        

      

      

      

      
       铜鼓

      
       努力价格表

      
       彝文木牍

      
       竹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16人气值 +66 收起 理由
灵山莲 + 3 大赞!
清泉水 + 3 赞一个!
撫順地質老人 + 5 大赞!
老知青自强不息 + 5 大赞!
山谷晨音上海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9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弟佳作,图文并茂!邛海风光,旖旎无限!分享点赞,早上好!
发表于 2025-9-9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汉风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邛海的美丽,同时又详尽介绍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里的内容,很受益。我去过邛海,但由于到的晚,天都快黑了,所以只是在湖边看了一眼,博物馆根本没有去。第二天我们去了泸沽湖。
发表于 2025-9-9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照片下面才知道邛海在四川。读帖长见识,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25-9-9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彝族文字很特别,有点像形象文字!……
发表于 2025-9-9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千年的佩剑还在,太宝贵了。
想起在西安看兵马俑,秦始皇时代的刀,至今还削铁如泥呢,这个,太叹为观止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5 收起 理由
红红的太阳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9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奴隶的价格,19岁的姑娘,花样的年纪,最值钱了,看着心酸呢,人,可以待价而沽,妈的。
发表于 2025-9-9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木牍,带着岁月沉沉的苦难,在无言诉说。
发表于 2025-9-9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赏汉风老师图文俱佳精彩游记美帖!分享邛海独特的美景,大饱眼福。


发表于 2025-9-9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汉风介绍邛海之行~ 邛海,彝族之乡, 博物馆陈列的物件展示了古代人的疾苦~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9-22 00: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