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46|回复: 11

[回忆录] 黑哥一家人(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16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上生明月 于 2025-9-16 14:23 编辑

启婶子

这里所说的“启婶子”,便是黑儿哥的母亲。黑儿哥的父亲名叫“启书”,比我父亲年轻十几岁,我们这些晚辈便尊称他为“启叔”,而他的老伴则亲切地唤作“启婶子”。启婶子性情温婉,和善可亲,一生极少动怒,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如春风拂面,令人倍感温暖。启婶子特别会过日子,人也勤快屋里屋外整天打扫得干干净净。俗话说:“男人看院落,女人看被被窝”,一家人穿戴朴素而整洁。特别精打细算会过日子。听我娘说,启婶子每次蒸馍馍从来不等馍馍熟透,在馍馍八九成熟的时候就停止添加柴火,让灶堂里的余温继续加热,也就是“捂”上一阵子,馍馍自然也就熟透了。此举措可以接约不上柴火呢!

启婶子与我母亲关系很好,两人情同姐妹,亲密无间,真正做到了无话不谈、无事不说。因我的父亲在同辈中年纪最长,启婶子便亲昵地称呼我母亲为“大嫂子”,而我母亲也以当时当地通用的称呼;“相公娘子”回应。可惜的是“相公娘子”这一文雅郑重的称呼,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现在不论长幼辈份,一律直呼其名。彼此之间既尊重又亲近,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启婶子家中有一个石臼,常用来捣碎粗盐、碾磨粮食。我母亲时常前去借用,我也常常跟随前往。去得多了,便熟门熟路,渐渐成了她家的常客。童年时光里,白天我在启婶子家玩耍的时间,甚至比待在自己家里还要多。她家不仅氛围温馨,更有许多吸引孩子的乐趣:院中养着一群鸽子,每日“咕咕咕”的鸣叫声此起彼伏,清脆悦耳;我最爱看鸽子们出巢归巢时轻盈的姿态,还有喂食时争先恐后的热闹场景,每每看得入神,心中满是童趣与欢喜。

启婶子家院中还矗立着一棵高大的槐树,根深叶茂,枝干如盖,宛如一把撑开的巨伞,既能遮风挡雨,又是夏日纳凉的绝佳去处。我常常攀上树干,在浓密的绿荫中嬉戏玩耍。有时斑鸠会在树上筑巢,我发现那巢穴极为简陋,仅由几根干枯的树枝随意搭成,却也能安然孵卵育雏。年少无知的我,不懂生态保护,常偷偷爬上去窥探,惊扰了正在孵蛋的斑鸠,老斑鸠总是把警惕眼睛瞪的圆溜溜的,目不转睛的盯着我,每当靠近,那只老斑鸠便扑棱煽动着翅膀仓皇飞走,跌跌撞撞地落在不远处的地面上,显得疲惫不堪。启婶子见状便轻声解释:“它卧巢太久,翅膀都麻了,飞不动啦。”我信以为真,立刻从树上滑下,想要捉住它。眼看就要得手,那斑鸠却猛然腾空而起,矫健的疾飞而去。后来才明白,那是它为了保护幼鸟,故意引我远离巢穴的“调虎离山”之计。原来,看似笨拙的斑鸠,实则聪慧无比。而这一幕,也让我第一次懂得了母爱的深沉与智慧。

启婶子对我们这些晚辈,始终怀有无尽的慈爱与关怀。记得有一年秋末冬初,寒意渐浓,我穿着单薄的布鞋,脚上连袜子也没有,小脚冻得通红发紫。其婶子一见,顿时心生怜惜。她拉着我的手走进屋里,从旧木箱中翻出一双手工缝制的棉布袜子——大口厚底,紫色布面,虽已穿过,却洗得干干净净,约莫八成新。她轻声说:“这是你黑哥穿小了的,给你穿正合适。”说着,便让我背靠立柜站好,自己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为我穿上袜子,又帮我把鞋子穿妥。穿好后,还让我来回走了几步,仔细查看是否合脚。“合适吗?”她关切地问。我点点头:“合适得很!”她这才欣慰地笑了,那笑容如暖阳洒落心田,至今仍在我记忆深处熠熠生辉。

那双袜子,我整整穿了一个冬天,脚再也没有冻伤。这份细致入微的关爱,如同冬日里的炉火,温暖了我的整个童年。启婶子为我穿袜的那一幕,早已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中,仿佛一段永不褪色的影像,清晰得如同昨日重现:屋内的陈设、她的动作、她的神情,甚至窗外斜照进来的阳光,都一帧一帧地在记忆中回放。那一刻,我在心里默默许下誓言:等我长大能挣钱了,一定要好好孝顺您,报答这份恩情。

启婶子家住的是两进四合院,前院略窄,后院宽敞开阔。前院有两间明亮的客厅,前后院之间以青砖砌成的隔墙相隔,墙中央留有一道门洞,当地人习惯称之为“二门子”。院中有三间东屋,用作厨房,灶台设在南侧房间。窗下长着一棵老榆树,树干弯曲倾斜,约呈四十五度角,横跨在隔墙上,树冠则伸展至前院上空,枝叶婆娑,自成一景。这棵歪斜的老榆树,成了我童年最爱的攀爬伙伴。我常常顺着树干爬上墙头,坐在上面,透过大门眺望街上的行人与动静,再大声将所见所闻告诉正在厨房忙碌的启婶子,仿佛成了她的眼睛。

有一天,我正坐在墙头兴致勃勃地观察街景,忽然发现一位陌生的老太太站在街坊旁边,目光直直地盯着坐在墙头上得我,还不时指指点点,似乎在低声议论。我感到奇怪,连忙大声向启婶子报告:“启婶子!启婶子!二哥的丈母娘光看我!二哥的丈母娘光看我!”,当时自作聪明的判断,二哥的丈母娘看女婿,找错了人。我反复喊了好几遍,也不知她听见没有。几天后,启婶子遇见我娘,便把这事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母亲听罢,竟忍不住哈哈大笑,带着几分嗔怪地说:“傻孩子,人家那是给女儿相亲呢!不看你还能看谁?”原来,那位“盯着我看”的老太太,竟是未来丈母娘,也就是如今所说的“准岳母”。这门亲事后来果然成就了姻缘。真相揭晓后,连启婶子也笑得前仰后合。这件事从此成了家族中的经典笑谈,几十年来代代相传,连我的老伴在世时也常抖搂出来打趣逗乐。而我也终于明白,别人之所以反复提及此事,不过是笑我当年太过“幼稚”太“实诚”罢了。

别的事情都好理解,唯有一件事至今仍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七八岁的男孩,调皮捣蛋、上房揭瓦,鸡飞狗跳,人见人嫌,常被唤作“熊孩子”,连亲生父母都难免恼火。可我整日闹腾,为何启婶子从未对我发过脾气?从未甩过脸色?她的宽容与慈爱,究竟源自何出?竟然有如此宽广的胸怀?我一直对她满怀感恩,这份深情,永志不忘。

后来我远赴大西谋生,每逢回乡,必带上礼物探望这位可敬可爱的“老婶子”。赶集时也不忘买上几个热腾腾的烧饼夹肉,亲手送到她手中,聊表孝心。启婶子一生善良仁厚,待人真诚,或许正是这份好脾气与好心肠,换来了长寿的福报——她安然活到了九十多岁,最终在睡梦中无疾而终,安详离世。愿您在天堂依旧笑容温暖,岁月静好。
安息吧,亲爱的启婶子。


评分

参与人数 4人气值 +19 收起 理由
廖若晨星 + 4 赞一个!
彩色风筝 + 5 大赞!
真真 + 5 情真意切!
肖燕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16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文章写得生动传神。启婶子是一位善良淳厚的好人,您呢,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所以,您和启婶子就有了源源不断的交往和友情。奇怪的是,您爬树的时候还那么小,就有人选您做女婿了!也太早了吧?
发表于 2025-9-16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真不需要美丽辞藻。细节非常打动人。好喜好您的文章。
发表于 2025-9-16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明月老师佳作~旧时的回忆历历在目,童年时代的启婶贤惠,温和,是您难以忘怀的亲情。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她给您鞋子和袜子,让您免受寒冷之苦。
发表于 2025-9-16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友文章: 黑哥一家人  喜欢老友文章   下午好
 楼主| 发表于 2025-9-16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肖燕 发表于 2025-9-16 11:52
拜读。文章写得生动传神。启婶子是一位善良淳厚的好人,您呢,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所以,您和启婶 ...

谢谢您的关注!小男孩调皮点人认可,否则胎木讷不好。踢岔葫芦弄打飘是儿童的天性。这是我现在的看法,那个时候不懂这些!
 楼主| 发表于 2025-9-16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真 发表于 2025-9-16 12:02
好文章真不需要美丽辞藻。细节非常打动人。好喜好您的文章。

谢谢版主的鼓励,听到您的赞美,心里乐乐滋滋的
 楼主| 发表于 2025-9-16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彩色风筝 发表于 2025-9-16 13:15
拜读明月老师佳作~旧时的回忆历历在目,童年时代的启婶贤惠,温和,是您难以忘怀的亲情。在 ...

谢谢版主的理解!就是这样子的!
 楼主| 发表于 2025-9-16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廖若晨星 发表于 2025-9-16 13:38
拜读老友文章: 黑哥一家人  喜欢老友文章   下午好

下午好!谢谢老朋友光临,谢谢您的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25-9-16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肖燕 发表于 2025-9-16 11:52
拜读。文章写得生动传神。启婶子是一位善良淳厚的好人,您呢,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所以,您和启婶 ...

我们定的是娃娃媒那一年我12岁,对方九岁!

点评

娃娃亲白头到老真不容易!  发表于 2025-9-16 15:42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9-22 01: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