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45|回复: 10

[回忆录] 黑哥一一家人(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19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启叔
这里说的启叔就是黑哥的父亲。他个子不算太高,一米六几的个头。年幼的的时候读过几年私塾,也就相当于现在的高小毕业生吧。启叔老实本分,不善言辞,不会花言巧语,更不会高谈阔论,整天低头干活。家里打理的干干净净,有条有理。可算是治家能手。他家坐落在我们小镇的中心最为繁华的位置。我们所在的小镇中心有东西、南北走向两条大街,交汇于十字大街的中心。交叉点将小镇分成面积差不多四个部分。启叔占据了西北角,和东北角两处宅院。西北角这一块是一家人起居的生活区。东北边一处是用于商业经营。
先说说西北角生活区这块。我在前文说过,有两进院子。前院比较小,仅有两间客房,后院有三间大堂屋,两间小堂屋。最前面是出入大门,有一座高大的门楼。大门口两旁有一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子,门上悬挂一副黑底金字匾额,上写着“慈孝”两个金色大字。他家大门的门槛很高,约有一尺多高。我小的时候翻越门槛觉得挺费力的。不过门槛是活动的,两边有卡槽,可以向上提拉取出来,可以毫无阻碍的车马通过。门楼东边有一大间门面房,西边有三间门面房。两边的门面房,长期出租。并且有长期固定的租户。东边那一大间长年租借给家住村南三里地栗寨一家姓和(huo)的人家,这一租就是几十年。和家第一代经纪人人名字叫和继发,以理发为生,是出了名的剃头匠。还是一位“吹鼓手”,还会鸣放铁炮(三眼铳)。和继发过世以后有他的儿子继承父业,继续开理发店,位置适中,生意兴隆。西边这三间,长年出租给本镇一梁姓人家,长年开杂货铺。
西北这一块住宅有一个特点,没有隔墙邻居。北面与太阳宫一路之隔,西边是太庙通往大街的大路。东边是镇上的北大街,四面都是大路环绕,所以才说启叔家没有邻居。这种宅基地有一个专门名字。听我母亲说这种院子叫做“骄宅子”。
再说十字大街东北角这一块宅子。面积与住宅不相上下。大院最南边有临街门面房五间,长期租借给村东一里多地楚庄的王来云,用来开饭馆。擅长手工面,王来云手工面远近闻名。我小的时候吃过他的手擀面,绵长筋道,喝上一口汤鲜美可口,回味悠长。后边院子和五间北屋是车马店的客房,院子面朝西开了个大门,说大门名副其实就是又高又大,是我见过的最高最宽的大门。门没有油漆,木制本色的。大门的上面有一个简易的门楼,用来遮阳挡雨。门宽大自然有道理,因为是车马店要通过车马。其实客房里的设施及其简陋。没有床铺,只有一排草垫子直接平铺在地面上。小的时候经常见到黑哥蹲在地上用杆草(谷子干)编制草垫子。更加离奇的是在院子里停放着一门旧时的大炮,有五六尺长,檩条那么粗,两边带有耳环,是抬着大炮移动位移用的。那可是难得的文物,后来遗失下落不明。
启叔其实是兄弟三人,启叔排行老三,有两个哥哥。大哥乳名“行”我们称之为行叔。行叔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的妻子王氏,我们都叫她行婶子,行婶子给他生了三个闺女,没有儿子。在南街上有一处宅院面积与启叔的两处宅院大小相当,有几十亩耕地,日子过得也很舒适。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行叔染上了不良的嗜好,没几年败光几十亩良田,后来连房子带宅基地都卖光了,一家人没有落脚一个人之处。只得求助三弟,启叔看在一娘同胞的情分上收留了行叔一家人。将他们一家安排在前院两间客房里。刚把大女儿打发出嫁不久,行叔就撒手人寰了,年龄四十多岁。撇下行婶子和两尚未出嫁的女儿。是她们的三叔也就是启叔打发姊妹俩个出嫁成婚。只剩下行婶子王氏凄惨孤独一生。
听老人说启叔还有一个二哥乳名“启头”,因为赌博欠债,被逼无奈自缢身亡,撇下年轻的妻子和一个年幼的女儿。年轻的妻子不甘寂寞带着女儿远走他乡。由于“启头”叔太过年轻,家谱上没有留下名字,没有了他的任何信息,从世界上彻底抹去了。启叔一个人撑起这个家。
我跟启叔曾经有过不少的交往记忆很深。我小的时候经常跟着小伙伴一块下地薅草。将薅来草直接送到启叔家,启叔很高兴,也会随手给我一些零钱作为补偿。有一天下地拣麦穗,拣的太多了,自己背不动,启叔主动帮助我送回家,我心里不胜感激。有一天,我在大街上玩,因为是夏天只穿一个裤衩子。刚好遇到启叔也在大门外休息,把我喊到他的身边陪他一块玩。启叔让我仰面朝天平躺在土地上,四肢叉开,启叔用手沿着身体轮廓画出线条,然后让我站起身来,画出发际线,画出一缕刘海,画出耳朵,再画上眉毛、鼻子眼睛。因为两只脚尖朝上不好表现,就画成外八字。连脚趾头也分成五瓣。一个活脱脱的小孩跃然地上。启叔好像会穿越时空掌握了三D打印技术。启叔不吭不哈,也挺会哄着孩子玩!

然而,启叔一生勤勉善良,却也曾因做了一件糊涂事,酿成无法挽回的家庭悲剧,影响深远,波及几代人的命运。这究竟是怎样一件大事?原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启叔家被划为“地主”成分,身份骤变,地位陡降。但是,不久之后,时来运转,启叔接到一份乡政府下发一份重要文件,宣布纠正土地改革时期家庭成份的划分错误,将启叔家成分由“地主”成分改为“富裕中农”——这两者之间差别巨大,实则天壤之别,关乎荣辱沉浮、生死祸福。


可偏偏这件决定全家命运的大事,竟未引起启叔足够的重视。或许他并不真正理解“地主”与“富裕中农”之间的本质区别,又或许他一时疏忽,将这份至关重要的文件随手塞进抽屉深处。日复一日,时间一长,他竟彻底忘记了此事的存在。正是这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遗忘,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启叔一家从此永远背负着“地主”的黑锅,长期遭受歧视与打压,抬不起头来。祖传的老宅被没收充公,几代人居住的家园化为乌有,全家人被迫迁居,甚至一度寄居在生产队的牛棚之中,冬冷夏热,艰难度日。


更令人痛心的是,因为是地主成分,小儿子年过三十仍娶不上媳妇,无奈之下只得孤身远赴新疆谋生,漂泊异乡,音讯渺茫。这场由一次疏忽引发的灾难,像一场黑色的风暴,席卷了整个家庭,给子孙后代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创伤。这件事深刻警示世人:人生无小事,尤其在命运转折的关键时刻,一丝一毫的粗心大意,都可能带来覆水难收的悲剧。


正因为我常去启叔家玩耍,耳闻目睹了许多往事细节,才得以了解这段尘封的历史。如今我将这些记忆如实记录下来,力求还原那段真实而沉重的过往。愿后来之人能从中窥见旧时农村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体味时代洪流下个体命运的脆弱与挣扎,从而获得启示与警醒。








评分

参与人数 5人气值 +24 收起 理由
彩色风筝 + 5 大赞!
春归来 + 5 赞一个!
真真 + 5 受益匪浅!
肖燕 + 5 赞一个!
廖若晨星 + 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19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友佳文 黑哥一一家人(四)
发表于 2025-9-19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启叔》一文。启叔一家的遭遇,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但愿这样的日子不会再现。
 楼主| 发表于 2025-9-19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廖若晨星 发表于 2025-9-19 15:55
欣赏老友佳文 黑哥一一家人(四)

下午好!谢谢老朋友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25-9-19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肖燕 发表于 2025-9-19 17:25
拜读《启叔》一文。启叔一家的遭遇,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但愿这样的日子不会再现。

谢谢肖燕,下午好!
发表于 2025-9-19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重情重义,家族的点点滴滴都记在心头。说到地主富农,贫下中农那一套,老一辈心里都有数。人生不易,感慨万千。
发表于 2025-9-19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原创文学连载。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25-9-19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归来 发表于 2025-9-19 18:46
欣赏原创文学连载。问好。

谢谢老师光临!
发表于 2025-9-20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老师佳作~家庭是社会的一份子,在回忆过去的岁月中,家族的历史就是社会的侧影,可见,土改给地主毁灭性的打击。
 楼主| 发表于 2025-9-21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彩色风筝 发表于 2025-9-20 13:45
品读老师佳作~家庭是社会的一份子,在回忆过去的岁月中,家族的历史就是社会的侧影,可见,土 ...

早上好!谢谢版主的理解与支持!得到动力,继续努力!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9-22 01: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