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楼主: 锦绣之州

[情感倾诉] 老年人为啥爱回忆呢?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1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人家 发表于 2025-10-31 17:22
是要到港湾来,倾吐心声,老师的倡议好 ,积极参与。

谢谢山水老师的支持,吐露心声、释放压力,分享美好,港湾就是这个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1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善如流 发表于 2025-10-31 16:16
回忆如怀念、童心抗老衰

谢谢老师的支持,您有什么回忆我倾耳敬听,也会引起老友的共鸣。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1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闲鱼野鹤 发表于 2025-10-31 16:05
这可能是老年人的特点吧!

想不起来的咱就不想,咱想起来啥就写啥,我在港湾恭候您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1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海笑 发表于 2025-10-31 15:35
回忆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谢谢沧海笑老师的友情互动。因为咱现在只剩下回忆了,把它写出来等于防海默了。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1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肖燕 发表于 2025-10-31 14:59
感觉锦绣之州老师学过一些心理学知识。您说得对:老年人往往通过回忆过去的经历来缓解孤独感,尤其是在退休 ...

这就是个话题,大家倾诉一下可以放空情绪装进快乐。
发表于 2025-10-31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5-10-31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从善如流 于 2025-10-31 18:44 编辑

往事只能回味——

      我是上山下乡回来的知青,返城时已经三十出头、在那个普遍晚婚的年代,算是不折不扣的 “大龄青年”。不用介绍人就认识了现在的老伴,性格互补十分投缘......第一次上门,未能免俗、用“手榴弹+炸药包”打消了老泰山的顾虑;那天我拎着两瓶茅台,一摞老城厢红包,进门没歇脚就扎进厨房,看见丈母娘正费力地扇着不冒烟的煤炉,二话不说挽起袖子接过蒲扇,蹲在地上立马开练,用通条把快熄灭的炉子捅得旺旺的。临走时我轻声说:“阿姨,下次生炉子您别费力了,让我来改进一下。”

      那时候我们住在 “穷街” 的私房里弄,所谓两弯一弄里最普通的那种,低矮潮湿,没有燃气炉,没有卫生间,生炉子和倒马桶是每天的头等大事。岳父母年纪都大了,腿脚不利索,孩子们忙于工作早出晚归,这两件事就成了家中生活最大的难题。尤其是冬天,天不亮就得爬起来生炉子,晚上或封炉子煤烟呛得人直咳嗽;倒马桶更是遭罪,每天晨练端着沉甸甸的痰盂或马桶、穿过狭窄的弄堂,遇上雨天路滑,摔一跤都是可能的事!

      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悄悄地带着工具和零件上门了,有从 “怀个旧” 跳蚤市场淘来的电阻丝,有在牛庄路五金店捡漏的瓷盘,还有找老同学弄好的薄铁圈。我琢磨着做个土电炉,以后点火炉就不用让老人受累了......不知N回忙活,画图、切割、焊接,手上被烫伤了好几处也不在意。最费劲的是给陶瓷板钻孔,没有专业工具,只能用手钻一点点加工,足足钻了 12 个孔;为了能省点蜂窝煤,我还特意做了一把铁夹,能把煤饼精准地一分为二,这样一次只用半块煤,点火既方便又省料。

      当那只自产自销的土电炉第一次成功点火时,岳父母都激动得热泪盈眶!再也不用天不亮就起来生炉子、晚上再也不被煤烟熏得流泪、小厨房里再也不用堆劈柴树枝、只有暖融融的气息。看着二老高兴的样子,新娘子也乐开了花、小童子笑着说:“以后这炉子就归我保养,坏了我来包修,你们只管放心用吧。”

       解决了进口的问题,又把心思放在了出口上。那时候弄堂里的WC人满为患,要解决这个难题,只能自己想办法改造。穷则思变、四处踅摸打听,终于找到一个废品回收站、淘到了一只旧蹲坑,又走到南京路的航模商店买个塑料螺旋桨,还特意去市郊驮了一大袋生石灰。小童子发愿:“石灰能消毒解味,螺旋桨可用来通风,自建一简易卫生间!”

      改造的过程比做电炉难多了;老房子空间小,只能在院子角落隔出一小块地方,没有上下水,就动手安装个蓄水筒,把雨水引进去;没有排污管道,就想法挖了个小小的化粪池,铺上生石灰除臭。为了让通风效果好,还用螺旋桨在蹲坑上方装了个小风扇。那段时间礼拜天都是灰头土脸的,衣服上占满水泥点子,手上磨起了茧子,劳累难不倒小童子。

      当那个简易卫生间终于完工,说什么献爱心,这份体面是小两口用双手给二老挣来的!左邻右舍全来参观学习,都说小女婿能干,说老两口有福气。小童子只是尽了本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爹妈年纪大了,年轻人多做点是应该的。”

      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当年这个 “发明创造” 没能推广开来,那只土电炉和简易蹲坑,也随着动迁搬离老弄堂而一去不复返了。可每当回忆那些日子,问心无愧尽孝不用说什么甜言蜜语,用心为父母做好一件事!我不是上门赘婿,却比亲儿子还要贴心;小童子没有惊天动地的本事,但用双手为二老打造了一片温暖的小天地!

      窗外的冬天又到了,阳光洒在桌子上,温暖而明亮。从善如流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女婿赛亲儿。” 原来,真正的孝心,并非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慈悲为怀,是真心实意的付出,是在爹娘需要的时候,我愿意为你们遮风挡雨,为你们解决迫切的难题。做那个把孝心融入知行合一的人,小童子用自己的行动,体会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尽孝,什么是最温暖的亲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发表于 2025-10-31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从善如流 于 2025-10-31 19:00 编辑
锦绣之州 发表于 2025-10-31 17:59
谢谢老师的支持,您有什么回忆我倾耳敬听,也会引起老友的共鸣。


日照香炉生紫烟;进出口事孝为先!


忆昔返城而立年,身为技匠居尘烟。偶得良缘识佳偶,初登岳府心慨然。窄巷老屋梯吱呀,煤炉黑黢冒寒烟。岳母执扇腰微偻,鬓边灰染白发缠。岳父咳疾身难稳,搪瓷杯冷对残筵。吾观此景暗思忖,愿解二老苦与艰。辞归遍寻旧货市,五金店里觅铁铅。手钻瓷盘磨血泡,电热丝绕巧施鞭。土炉初成红光透,半块煤饼铁夹牵。岳母抚之双泪落,岳父笑叹暖入棉。又见晨昏拎马桶,雨湿裤脚步维艰。遂寻旧厕补新隙,航模扇叶驱秽膻。生石灰撒防潮气,砖墙新砌隔尘烟。稚子蹲旁问何作,笑言为祖解辛艰。厕成今岁无劳顿,红烧肉香满庭轩。邻里皆夸手艺巧,吾言只愿亲安便。岁月倏忽数十载,童子无愧孝亲先。每携老伴谈往事,犹记当年暖炉边。铁夹重寻今不见,薪火相传孝德绵。莫道献媚非正道,真情只在手中显。百善孝先非虚语,双手送暖艳阳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1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善如流 发表于 2025-10-31 18:38
往事只能回味——
      我是上山下乡回来的知青,返城时已经三十出头、在那个普遍晚婚的年代,算是不折不 ...

老师啊,您把您这上下两集的文章正式的发到心灵港湾里,不要这麽发在与我的互动里,我刚才看了其中一集很有看点,您发在与我互动的下面很多老友不一定看见。麻烦您再重发一下。
发表于 2025-10-31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回忆,可眼睛不给力,时间也紧张。这个倡议很好,希望大家能踊跃参加。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11-2 02: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