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9-4-22
在线时间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25-8-31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君不见历史事实和公益实践:如汶川地震中罗汉寺收留产妇的案例,体现“普度众生”的108个小罗汉?
1、误解印度佛教现状并未“取消佛教”; 目前仍有约900万人信仰佛教,且保留重要佛教圣地如菩提伽耶。
佛教在印度的衰落是历史性事件,自身分裂削弱影响力, 12世纪伊斯兰军队摧毁寺院、迫害僧侣;印度教改革后吸纳佛教思想(如因果轮回),更适应本土种姓制度。
2、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家、道家思想融合,形成禅宗、净土宗等汉传佛教,已深度融入中华文化。例如:
语言词汇(“世界”“因果”等);艺术(敦煌壁画、寺庙建筑);哲学(心性论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精神抚慰:为信众提供生死观、苦难应对的智慧; 伦理规范:强调慈悲、戒杀、向善,维护社会道德底线。
3、宗教存续的逻辑:国际文化交流纽带;中国保存了梵文佛经的汉译版本(如玄奘取经),成为研究印度古代史的关键文献;东亚佛教圈(日、韩、东南亚)视中国为重要传承中心。比如印度教能复兴因改革教义(允许低种姓信众简化修行); 适应当下需求;生存关键在革新而非存废。
4,保留必要性与文化自信:佛教在中国同样通过本土化获得生命力。现代中国佛教协会推动“人间佛教”,关注环保、慈善等议题,与时俱进。多元社会的包容性;保留佛教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正如道教、伊斯兰教等并存,不同信仰满足不同群体精神需求。
呵呵、阿弥陀佛香火正旺;民间信仰还是大有市场滴
|
|